发布时间:
2025
-
09
-
01
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水质中石油类含量测定上的应用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分析部摘要:将水中石油类物质定义为被正己烷萃取出,并且在激发波长310nm、发射波长360nm下进行荧光检测的物质。通常这些物质会对人类及自然造成危害和污染。因此通过检测水中石油类物质可以间接控制水质(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的污染。本文以测定水质中石油类物质含量为例,依据SL 366-2006《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分子荧光光度法》,应用港东F-38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石油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证明此方法操作简便,线性良好是测定水质中石油类物质含量的理想方法。方法检测浓度范围为0.015~50 mg/L。 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 水质 石油类物质 一、原理:水中石油类物质用正己烷萃取后,经激发光源照射,分子产生跃迁。当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振动能级时,以荧光形式释放吸收的能量发出分子荧光。此荧光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水中石油类的含量成正比。二、实验条件:1、仪器及附件: 天津港东 F-380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荧光石英比色皿 2、分析条件:激发波长:310nm发射波长:360nm3、药品:(1)正己烷(色谱纯,本底荧光强度应小于5.5,若不符合需要进行蒸馏提纯);(2)无水硫酸钠(优级纯,粒状,临用前在200~250℃下干燥4h);(3)硫酸溶液(优级纯,与水体积比(1+1));(4)1000mg/L油标准储备液(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用正己烷稀释成100mgL溶液(临用前配制)等。4、其它:(1)500mL分液漏斗(配聚四氟乙烯旋塞);(2)500mL棕色广口瓶(预先经过定容检定带标线);(3)50mL容量瓶 若干;(4)滤纸;(5)漏斗等。三、实验方法1、水样采集和保存单独定容采水样,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盛装水样至样品瓶标线。当需要报告一段时间内石油类物质的平均浓度时,应在规定...